网信办发布微信十条微信米聊等须后台实名新时代

电工电气2020年06月06日

信办发布“十条” 米聊等须后台实名

◎公众账号未批准不得发时政

◎使用者注册账号需遵守七条底线

◎专家称此规定主要针对公众账号

昨天,国家互联信息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微博称:“从现在开始行规定》。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规范以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其中,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非单位、站,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

京华时报刘雪玉廖丰

□发布

使用者须实名注册账号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共十条,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

根据规定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信息服务资质。

据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定中所称即时通信工具,主要指、微米、易信、来往、米聊、陌陌、时光谱等各类基于互联,特别是移动互联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

规定明确提出,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违规用通信工具将受限

针对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单位、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取得互联信息服务资质的非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规定还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专家解读

依法有序管理通信服务

中国社科院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生介绍说,十条规定叫做即时通信工具工作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发展是在管理之前的。因此,规定不会限制即时通信服务的发展。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公众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出台政策只是为了管理更严格。比如,十条的规定中,让运营商承担相应,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等,都是在促进通信服务的发展。

目前,互联的第一大用户就是即时通信,移动互联的最大用户也是即时通信。以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即时通信工具是能够发挥正能量的。就目前来说,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能感觉到通信工具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依法有序地管理即时通信工具信息服务。

规定主要针对公众账号

刘瑞生表示,非单位、站不得转载时政,不会压制公众言论。首先要看十条中规定的内容是什么。规定的是公众账号,没有说个人不得转载时政。也没有说,群里面不能转载时政。十条主要针对的是公众账号,但其实,公众账号实际上也是媒体。并且,因时政门槛较高,国家对站、单位去转载和发布时政是有严格规定的。这只不过是将原有的规定延伸到即时通信上而已。

刘瑞生称,中国对时政类的规定是有自己特色的。但是在西方国家也不是谁都能转载时政的。在国际上,完全和我们国家出台相同的即时通信服务方面的规定应该还没有。

刘瑞生称,《规定》不会对朋友圈有影响。第二条规定中:本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因此,群组和朋友圈具有私密和公众双重属性。

□官方释疑

1.时政类如何界定?

徐丰(中央信办移动络局负责人):所谓时政类,根据2005年9月起施行的《互联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主要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

2.能否保障用户的隐私?

徐丰:在今天颁布的十条规定当中,我们对企业的予以了明确规定。规定中也重点强调了要落实加强管理,保护用户的信息及个人隐私。所以说,保障使用者的隐私是有法可依的。

就保护隐私安全方面来说,民自身也要有维权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规定是否让言论受限?

姜军(国家互联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十条对于向公众发布信息尤其是时政信息规定比较严格。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只提出要求遵守七条底线,在这七条底线之上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徐丰:络空间不能成为杂乱无序、充满戾气的空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谣言、暴力、欺诈、色情、恐怖信息传播。自由与秩序是辩证的关系,任何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不能突破底线,妨碍他人自由。十条出台的关键词是底线思维、多元参考,有利于行业发展,企业服务的提升,更好地维护广大民的合法权益,是体现真正的自由。

4.多少公众账号已清理?

徐丰:前几天,腾讯发布了,对一些公共账号进行了清理。实际上,这个规定在颁布前,国信办以及各地互联信息主管部门,一直在为络空间治理做努力。并不是发布这个规定后,才开始对络空间进行清理,信办在2个月前就开始了专项整治。

目前,大概有580万公共账号,大多数是政务类、商务类公号,涉及媒体发布的公号比例不超过1%。

□业内观点

清谣有了官方依据

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今年第二季度我国移动即时通信工具市场中,份额排行第一,活跃用户数为39333.64万人,占总覆盖人数的87.6%,启动次数为.67万次,占总启动次数的45.71%,总使用时长224421.79万小时,占总使用时长的43.4%。

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表示,短期看规定的出台会造成公众号的恐慌,一是后台实名使公众号信息都在监管之下,二是公众号文章可能无意中会涉及敏感字眼。

不过他认为,规定长远影响是利大于弊,一直以来都想大刀阔斧整顿公众号平台,但由于自律监管的度难以把握,因此力度还有待加强,如今有了官方的正式规定,清理谣言的力度将大大增加。他认为受规定第七条影响最大的是订阅号中的涉政账号和自媒体,但财经、科技、娱乐等领域的公众号影响不大。

打破劣币驱逐良币困境

易观智库分析师李欣然评价,这一规定的出台从公众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两方面进行了规范:对于公众信息服务提供者来说,规定明确了资质要求,并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公众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实名;二是对于公众信息服务的使用者(即公众账号)提出来审核备案的要求,并进行了时政发布的设限。

一些本着营销目的,试图捏造谣言、发布色情淫秽内容去吸引眼球的公众账号将会被清理;面对明确的处罚规定,更多公众账号的运营者也将在衡量违规成本后,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众多的公众账号将被纳入到更为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中,未来公众账号的运营将更加规范、有序。依靠低下、劣质内容夺取公众眼球的公众账号被清理后,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将不会再发生,更多内容优质、健康的公众账号将会受益。

在以往非官方公众账号对的发布中,出现了很多篡改、捏造或是打着旗号发布谣言的情况,这些虚假借助即时通讯工具用户规模巨大、信息传递速度快、使用者之间信任度高的特性,被广泛转发和传播,最终形成谣言传播链条迅速扩散,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些在即时通信工具中传播的虚假和谣言更具隐蔽性和蛊惑性,也更难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加之即时通信工具的自身谣言清洁机制也相对较弱,对于谣言的评论不会曝露在公众视线下,因此在谣言被质疑和辟谣的过程中能看到的人也非常有限。因此,在传播的源头进行把控就显得十分重要。

□行业3问

1.如何打击有害信息?

方面称,为保证清理谣言的能力,腾讯的产品提供了技术识别系统、举报人工处理系统和辟谣工具(如官方微博、等)。腾讯有一支专门队伍负责处理用户的举报内容,举报查证后一旦确认存在涉及侵权、泄密、造谣、骚扰、广告及垃圾信息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德等,团队会视情况严重程度对相关账号予以处罚,根据情况轻重将进行账号永久冻结和不同时长的冻结等。今年4月和5月,公众平台删除恶意传播的文章3000篇,封停账号400余个。

易旗下的易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易信平时主要采取四个手段,确保对谣言、侵权、人身攻击等络违法行为的管制。一是各个公众平台在产品的各个场景、各个环节、各项功能中,凡是发现有涉及络非法信息的图文、视频、链接等内容,马上采取关闭关停措施。二是从严审核第三方合作伙伴资质,从严检查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的各项内容。第三,全方位建立全民举报机制,并加强人工审核力度。另外,易信还将采取724小时不间断的人工审核机制,一旦发现违规内容及账号,立即采取封停措施。对于情节不像考试成绩马上就会出来严重者,将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打击、处理。易信共清理了45个涉嫌发布淫秽信息的公众账号。

陌陌方面则通过建立异常信息特征库从技术上拦截,采取一人一号一设备提高用户发布不良信息的成本,产品内建立便捷的举报通道,建立专业的审核团队人工处理举报信息,同时推出用户星级信用体系,打造健康社交生态。

2.如何配合政府监管?

我们将在相关信息被权威机构判定不实或者接到用户举报并核实举报内容属实后,积极提供协助阻断这些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对于此次规定,相关负责人表示,谣言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毒瘤,腾讯不会坐视,否则不仅会影响到用户的信任度,也会对整个平台产生负面影响。

易信方面表示,一方面加强监管,另一方面也需要呼吁全社会传递正确的能量,让络违法信息自动远离即时通信工具。针对此次出台的规定,易信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即时通信工具络违法信息监督举报平台,统一平台有利于统一管理与信息共享,避免人力及资源的浪费。

3.实名是否侵犯隐私?

不少用户担心,规定提及的实名制,可能会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方面解释,规定里提到实行实名制只是指公众平台。

据信办官员解读,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也就是说,在公众账号注册过程中,后台要求完全真实身份信息,但前台可以有个性化的名字,自愿是否使用真实名称。方面表示,实名制标准要求持身份证照片、绑定号、绑定银行卡三项标准符合一种即可,而目前公众平台其实已经采取了实名制。注册公众账号时,运营者必须提交如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同时上传本人手持证件的清晰照片。

易信方面则表示,关于实名制的条例是对移动通信工具领域的一次规范,实行实名制、规范群组管理、实行绑定号码等方式进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不仅不会侵犯个人隐私,而且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盘点朋友圈转发的谣言

1.据成都商报报道,今年3月,都江堰市公安局民警发现朋友圈上流传一条有关成都市爆发H7N9疫情至多人感染的虚假信息。

2.据胶东报道,今年4月12日,一条今晚18时开始,烟台全部探头全部启动,集中专项整治驾驶、副驾驶不系安全带全市交警集中查处酒驾的消息在朋友圈疯狂转发。警方称,这条信息传播的信息不准确,是谣言。

3.据京华时报报道,今年6月,临近高考,一则帮白娅倩寻觅遗失高考准考证的紧急通知再次在朋友圈和微博被广泛转载。北京地区络联手辟谣平台宣布首个高考预警信息,称白娅倩丢准考证的信息为虚假信息。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痛经小腹痛有血块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用亮甲多久能长出新指甲
骨折后怎么处理
相关阅读
演员达式常:凭《人到中年》走红,高龄常说:今生没演够

新月卫视主持人曹可凡曾在即时通讯该平台发文:“拍片偶然达式常女士。去...

2024-03-27
魅族19疑似曝光,魅友:不在辉煌时驻足,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

从骁龙8 Gen1中央处理器发布新闻便,市场竞争中依然都从未关于Lumia全面性的...

2024-01-08
Polycom宝利通soundstation2基本型/标准型/引入型八爪鱼会议电话简要说明书

近期杭州利旺智能科技合资集团浙江视频决议网易收到苏州市一企业客户咨询...

2023-12-09
祥硕将发表USB 4主机控制器芯片组

2022-05-22 10:25:20 作者:吕英娜 ASMedia)正式宣布成为首家推出USB 4PC伺服芯片组...

2023-11-19
2022年家居风靡一时趋势

人性化个性化。全屋个性化已迅速视作家装边缘化趋势,全屋个性化可以根据...

2023-11-18
情感之公事,合则双利

最后往往都是爱得最深的那个人中枪,因为太爱,所以会疼。爱一个人久了,...

2023-11-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