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关键词读懂十九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
18日上午, 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金句不断,不时赢得热烈掌声。细细品味,更觉铿锵有力,直抵人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总书记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总书记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是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环保眼中的十九大报告
报告原文:“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关键词1
美好生活
解读:美好生活不仅是百姓的愿景,也是全党同志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经济强、百姓富,同时也体现在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环境幸福当是美好生活的题中之意,天蓝水清地绿城美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报告原文:“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2
不平衡不充分
解读: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
一方面我国科学技术生产力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持续突破并位居全球第二;
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城乡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环保人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地区间环境质量、环境形势以及环境行动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
报告原文:“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关键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解读:2017年环境日主题即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两山理论”写进十九大报告,既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遵循,也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报告原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4
共建共治共享
解读: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环保部门应当为老百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环境信息,提供更便利的公众参与渠道,开展更丰富的公众参与活动,在共建共治的氛围中共享环境幸福的美好生活。
》》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关键词5
宁静、和谐、美丽
解读:习总书记用这三个词给我们绘制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诗意的美丽画卷。宁静对于身处喧嚣的城市居民来说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如果现代社会只注重生活的便利,而让噪音、污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不是美好的。唯有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感。
报告原文:“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关键词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解读: 总书记在报告中两次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是“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的严整多层的集成进行时。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基础上再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丰富的生态内涵,既是对十八大报告“五位一体”的进一步阐释,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支撑。
报告原文:“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关键词7
绿色生产和消费
解读:绿色生产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的一种综合措施。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在自然资源形势日趋严峻、物质产品极为丰富的社会背景下,清洁生产是企业的必然之选,绿色消费也应成为每一位市民的习惯。有钱不可任性,浪费不仅可耻,也可能违法。
报告原文:“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关键词8
蓝天保卫战
解读:蓝天保卫战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近年来,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今年月,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41天,优良率66.5%,同比提升 .6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41.7μg/m ,比201 年同期下降42.7%,降幅全省第一。
报告原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关键词9
绿色生活、绿色行动
解读:环境保护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行动中,通过绿色系列创建,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民众采取绿色行动,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逐步提升全民环境理念,并在全社会营造出绿色生活的氛围。
报告原文:“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关键词10
减排承诺
解读: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企业及民众主动采取措施加以推进,已经在国际社会形成鲜明对比并广受好评,如今将“落实减排承诺”写进十九大报告更展现了中国自信而负的大国形象:我们说到就一定能做到!
还注意到,报告中没有单独出现“环境保护”字眼,取而代之的是“生态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理念的重要性更加彰显!在生态学观念中“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是有重要区别的,“生态”更强调的是系统,人只是系统中的一份子,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才能更好地维护生态系统。
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
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讲话
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 年4月8日至10日, 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背景: 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 年年会有关活动后,到琼海、三亚等地考察调研。他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201 年5月24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4.“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01 年5月24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背景: 指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都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有关。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5.“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201 年5月24日, 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背景: 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
6.“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201 年5月24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背景: 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7.“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01 年7月18日, 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 年年会的贺信
背景: 在贺信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8.“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 年9月7日, 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
背景: 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9.“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201 年9月2 日至25日, 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
背景: 指出,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即便搞上去了,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10.“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
——2014年2月25日, 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
背景: 来到北京进行考察调研。他指出,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
11.“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 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背景:在洱海边, 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12.“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 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
背景:考察期间, 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1 .“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2015年5月25日至27日, 在浙江调研时表示
背景: 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促膝交谈。大家争着向总书记介绍,他们利用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收入普遍比过去明显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14.“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2015年5月27日, 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
背景: 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15.“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 在贵州调研时指出
背景: 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16.“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 在 调研时指出
背景: 强调,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一以贯之抓,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在新形势下、新起点上开始新征程。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17.“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全国两会,2015年 月6日 在山西代表团参加审议
背景: 提出,要充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注意抓好生态经济的建设,营造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局面;要注意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防止资源过度消耗;要注意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保证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下生产生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图一时发展。
18.“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015年 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背景: 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19.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 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2017年5月15日, 在一带一路峰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
肾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宝宝低烧怎么办
微信小程序怎么注册
- 上一页:戴克公司已生产100辆燃料电池汽车
- 下一页:我省发行全国首只民企私募债券
-
菜市场碰到它别手软,多买些,不去皮不切碎,整个腌着吃,真神爽脆
春季逛集市是蕙寿星尤其喜欢做到的一件事。因为可以看到其它秋冬季并未的...
2023-10-04
-
中国首部高清工业部门纪录片《大国重器》总导演讲述幕后故事(五)
文 / 刘宝恒 只不过,忆述往事,就不该说道那些过五关斩六将的光彩战绩,...
2023-10-02
-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眼药头已经有始终保持多事之秋。一举成名6年底24日闪崩不到半个年底,兴齐...
2023-10-01
-
北京朝阳新增13个封控区 涉及三里屯小街、平房乡、呼家楼小街等地
6月1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根除工作第366场新闻同月上,朝阳区...
2023-09-29
-
并不幽默感,并非“有趣”
□乔纳豪 或许不存在争议,特内都·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是现有美国最闻名...
2023-09-28
-
模仿足坛!本泽马和门将有个约会,里昂小王子那该死的魅力
那是2018年的春季,本泽马与球门队穿越在祖云达壮举的正要,不同于球门队...
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