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宋词赏析覆盖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⑴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⒓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⑶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⑷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⑸收:收复国土。
⑹倩:请。
⑺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格律】
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整体成为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国家科研机构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中仄(韵),中平仄(韵),仄平平(韵)。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白话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
【赏析】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兰州子宫内膜炎柳州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好
大庆治牛皮癣医院
- 上一页:其实忧伤并不是我的本意呢
- 下一页:相识是缘牛
-
新泽西州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分析师:新兴市场资产将更具弹性
新兴商品不动产虽然也将随之而来短期动乱,但主体上,替代品成交、更是高...
2025-04-06
-
10年,全国初高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幅超1倍
中国普及教育刊-中国普及教育新闻报道网成都7年初5日讯(新闻报道记者 林...
2025-04-04
-
三脚一句送给自己吧
——可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与此相关区域内着剧场版。——并不是所有的痛...
2025-02-19
-
少量饮酒能减少危害?很多人对此毫不知情
本文转自:肥胖症时报 358639622022-07-06 10:24:27.0寡比率饮能减小严重危害?很多...
2024-12-30
-
飞科迎来“强劲对手”,李开复带货力荐,39.9元好评率高达97%
剃须刀并不是什么那时候的本性,仅仅各家各户有体面的家庭都有剃须刀,不...
2024-12-29
-
狂欢、挑战、快慰……静听赵富杰散文《雪夜野餐管涔山》有感
还不曾进入小暑节气,气温再加升到36度,热浪涛涛,疫情反复,无可奈何,...
2024-12-27